词语 | 安静 |
用法 | 没有吵闹声;安稳,平静。可重叠为AABB式。 a.作谓语,可带趋向、程度、时间等补语。 会场上不太~|她思绪很乱,心情总~不下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得连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得见|小妹妹上幼儿园以后,家里~得多了。 b.作定语,常带“的”。 `他终于找到一个~的地方看书了。 c.作补语,要用“得”。 客人一走,屋子里又变得十分~了|孩子睡得很~。 d.作状语,要带“地”。 他~地躺在病床上|大家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新老师的到来。 e.可作“需要”“保持”等动词的宾语。 病人需要~|请保持~。 f.带上定语活用为名词作相应的成分。 绝对的~会使人受不了|请保持室内的~! 使其平静,没有吵闹声。重叠为ABAB式,作谓语。 同学们~~|请大家~~。 【构】 合成词,联合式。 【辨】 (一)安静、平静、宁静和清静:都有静止不动或没有声响的意思。 区别: ❶词义的着重方面和适用对象不完全相同。“安静”着重指没有吵闹和喧哗,常用来形容环境或人的心境、情绪;“平静”着重指平稳、稳定,没有不安或动荡,常用来描写江河湖海的表面水波不兴或形容心情、表情、势态、时局等;“宁静”着重指安宁、不紧张、无扰乱,常形容环境,有时也形容心情,如“心里颇不宁静”;“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多形容环境。 ❷语义深浅程度不同。“宁静”指环境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儿声响,语义比“安静”“平静”“清静”深些,如“宁静的山林”“宁静的天空”“宁静的夜的草原”。 ❸语体色彩不完全相同。“安静”“平静”“清静”在口语和书面语里都较常用,“宁静”常用于书面语,并且一般只出现在文艺作品中。 ❹变化形式有所不同。“安静”“平静”“清静”都可以重叠成AABB式或ABAB式,“宁静”不能重叠。 (二)安静和寂静:见“寂静”。 【近】 〈形〉平静 【反】 吵闹 喧哗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