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麻痹 |
用法 | 机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的现象。常带上定语构成医学名词术语作句子成分。 a.作主语。 半身~是可以治疗的。 b.作宾语。 他患过小儿~。 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常与“松懈”“大意”等词搭配。 a.作谓语。 这场车祸的发生绝非偶然,司机当时确实太~了|看管仓库要注意防火防盗,决不能~|高空作业可不能~大意呀! b.作定语,或构成词组作定语。 不能有~思想|这种~大意的思想十分危险。 c.作主语。 ~松懈,是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❶使麻痹。可用于具体的事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作带宾、带补谓语。 除虫菊能~昆虫的神经系统|~人们的意志|19世纪末,西欧的工团主义者常用社会改良的思想来~革命群众|你的这番讲话,只能使大家~起来。 ❷机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运动的机能有障碍。多用于医学方面。作谓语,可带补语。 患者脸部表情肌~|用这种方法治牙痛,只能~短时间,并不是对症下药。 【构】 合成词,偏正式。 【辨】 麻痹和麻木、麻醉:都含有知觉失灵或丧失知觉的意思。 区别: ❶词义侧重点各有不同。就本义讲,“麻痹”指一种疾病;“麻木”和“麻醉”则指由于外界刺激造成的一时的现象;就引申义讲,“麻痹”着重在丧失警惕,“麻木”着重在反应迟钝,“麻醉”着重在意识模糊。 ❷构词能力不同。“麻痹”可构成“麻痹症”,“麻木”可构成“麻木不仁”,“麻醉”可构成“麻醉品”“麻醉性”“麻醉师”等。 ❸与其他词语搭配的习惯不同。作动词用时,“麻痹”常与“斗志”“群众”“敌人”等搭配;“麻木”“麻醉”则常与“精神”“意志”“灵魂”等搭配,如“精神麻木”、“麻醉自己的灵魂”。 ❹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完全相同。“麻痹”“麻木”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麻醉”只用作动词;“麻痹”“麻醉”可带宾语,“麻木”一般不能。 【近】 〈形〉疏忽 大意 麻木 【反】 〈形〉警惕 【注意】 “麻痹”用作名词时,常构成“麻痹症”或词组充当句子成分。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