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文明 |
用法 |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一般不受数量词组修饰。常带上定语作句子成分。 a.作主语。 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到底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他并不了解。 b.作宾语。 我们勇敢而勤劳地创造了自己的~|努力建设精神~和物质~。 c.构成词组作定语,常带“的”。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的摇篮|尼罗河是人类古代~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❶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与“野蛮”相对)。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a.可作带补谓语。 他们居然“~”到用电、用毒气杀人的地步|青年们举止~,有教养。 b.作定语。 人类何时进入~时代的?|说粗话,随地吐痰等都是不~的行为|她十分反感这种不~的殴打。 c.作补语,要用“得”。 他训人也训得如此~|孩子们都变得非常~。 d.作状语,常带“地”。 两人竟“~”地对视着,既不开口对骂,也不动手对打|隔了一会,双方又~地谈判起来。 ❷旧时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a.作定语。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大少爷特别爱那些~玩意儿,看个~戏,捏个~棍什么的。 b.作状语。 他们要~结婚。 【构】 借形词。合成词,主谓式。 【辨】 文明和文化:都有名词用法,都可表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区别: ❶词义范围不完全相同。“文明”还有表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以及旧时指具有配方现代色彩的两种意义,如“文明时代”“文明结婚”等;“文化”没有这两种意义。 ❷词性不完全相同。“文明”兼有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文化”没有形容词的用法。 ❸使用的范围不同。“文化”使用的范围广些,可搭配的词语多,如“文化生活”“文化水平”“文化领域”“新文化”“民族文化”“仰韶文化”“反动文化”等;“文明”使用的范围窄些,可搭配的词语少些,可组成“文明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社会”“文明时代”等。 【近】 〈名〉文化 【反】 〈形〉❶野蛮 落后 粗野 粗俗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