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明目张胆 |
用法 | 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含褒义;现用来形容公开地、放肆地(干坏事),一般只用于贬义。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a.作谓语,可带趋向补语。 从这以后,敌人就更加~起来了|死硬派只能是吞吞吐吐,而不敢~。 b.作定语,常带“的”。 这种~的迷信活动,应该立即取缔。 c.作状语,要带“地”。 他竟~地为这些歹徒辩护|在那里,扒窃犯竟~地破门而入。 【构】 固定词组,并列结构。 【辨】 明目张胆和明火执仗:都有公开放肆地(干坏事)的意思,都含贬义。 区别: ❶语义侧重点不同。“明目张胆”侧重在大胆,肆无忌惮;“明火执仗”侧重在公开,毫不隐蔽。 ❷适用对象、范围不完全相同。“明目张胆”形容的对象较广,包括活动、行为、情绪等;“明火执仗”形容的对象较窄,限制在抢劫、掠夺等行径。 ❸语法特点和功能不同。“明目张胆”前面可受程度副词“更加”“越发”等修饰,后面可带趋向补语;“明火执仗”不能。 【误】 ❶这伙土匪明目张胆地公开抢夺,村民无不深受其害。(指毫不隐蔽地抢劫,宜用“明火执仗”,并将“公开”删去)❷我们应当明目张胆地提出向“四化”进军的口号。(“明目张胆”含贬义,应改为“大张旗鼓”或“鲜明”“明确”) 【近】 明火执仗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