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朦胧 |
用法 | 月光不明;泛指模糊不清。可重叠为AABB式。 a.作定语,常带“的”。 ~的月光从格子窗上慢慢地升起|台阶前几棵松树,有时只显出~的影子。 b.作谓语,可带补语。 云隔着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不清|残留在脑中的印象也~极了。 c.作状语,要带“地”。 灯光~地照着车站的候车室|我朦朦胧胧地浮起这么一个想头。 d.作补语,要用“得”。 一层薄烟流荡在附近的一片林子上,更显得~轻柔。 e.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月色便~在这水汽里。 【构】 单纯词。 【辨】 朦胧和矇眬、曚昽: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都是形容词。 区别: ❶构字的形旁不同。“朦胧”作月旁,“矇眬”作目旁,“曚昽”作日旁。 ❷适用的对象、范围不一样。“朦胧”常形容月光不明,泛指模糊不清,多用以指月色、灯光、风雪、雨雾、思想、神志等;“矇眬”多形容眼睛半睁半闭、带睡意、看东西模糊不清;“曚昽”则是指日光不明。 【近】 模糊 【反】 清楚 清晰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