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束之高阁 |
用法 |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用不管。常用于“把”字句、“被”字句。能用于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 a.作谓语。 这些医生不上前线,把急救箱~,只躲在安全地带的医院里……|官僚主义者把人民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都~,打入冷宫|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b.作定语。 那些被~的论文终于有机会发表了。 【构】 固定词组,动宾结构。 【辨】 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是成语。都有不采纳不应用的意思。 区别: ❶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束之高阁”意思侧重在“不用”,“置之不理”意思侧重在“不理睬”。 ❷适用的对象不同。“束之高阁”适用于物,包括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如“正确的理论要用于实践,不能束之高阁”;“置之不理”适用于事,如“农民军两次送信借粮,他都置之不理”。 ❸使用的条件不同。“束之高阁”前面常有用“把”组成的介宾词组作状语,如“把群众的建议束之高阁”;“置之不理”前面常有用“对”组成的介宾词组作状语,如“对群众的呼吁置之不理”。 【误】 母亲多次来信催他回去商量这件事,可他就是束之高阁,既不回去,也不回信。(用于对事,表示不理,宜用“置之不理”) 【近】 置之不理 |
随便看 |
汉语用法词典收录了7570条汉语用法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用法及搭配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